大宋改造计划

472(1/2)

    薛文华:

    “今日的宋军之败败于武将怕死。大宋以厚禄养军,军人以拿刀枪为职业。在他们看来,从军不过是一个谋生的职业,却没有丝毫为国而死的觉悟。一遇危险,自然不肯出力杀敌。若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何愁北奴不灭?”

    薛文华这一席话正好说中宋军不肯出力死战的原由,既然从军只是一个职业,大家都是打工者。东家不做做西家,不就是换个老板而已,一样是赚钱过活,哪里有去送死的道理。如此一来,军官要想驱使士兵上阵冲锋却有些困难,若用强力,军队立即哗变了。此风承接于五代的府兵制度,军中各部待遇不一,一但粮饷不继,立即骚乱。到最后,一个势力庞大的节度使实际能够依靠的也不过是府中的精锐牙兵。至于宋时,士卒对国家君上的忠诚那是半点也无。

    这也是禁军制度崩坏的源头。到南宋时,军中各将见禁军不可用,这才开始招募良家子为兵,就地征收钱粮,以乡民守乡土,这才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称谓。

    众人想通这一点,都心有戚戚,一脸沉闷。

    “那么,你觉得你们禁军现在还不怕死吗?”

    薛明知道薛文华说得在理,很不客气地问了一句。

    “大年初一前,我禁军有家室牵绊自然是怕的了,现在有家归不得,自然不怕死。背后就是开封,若不出力死战,城一破,家人沦为辽人大军奴隶,我等即便是死,也无颜去见祖宗。”

    薛文华大声说。

    “说得好,我等皆愿出力死站!”

    众军官都大声呐喊。

    薛明神色激动起来,说到底他也是一个性如烈火之人,大声道:

    “说得好,有诸君在,开封不会陷落,北奴必脎羽而归。我虽是文官,却也不怕死!”

    薛文华镇定地将目光收了回来,保持恭敬的肢势,心中却是大汗,这一关,自己算是过去了。

    “呜!”

    牛角号凄厉地吹响,辽人开始进攻了。

    郭药师的大军约莫一万来人在牟驼岗前列出十来个方阵,每阵之前都站着一个军官,大声地用各式各样的语言进行战斗动员。一时间汉语、契丹语、蒙古话、奚族语响成一片。简直就是一个八国联军,这也是辽**队特有的现象。

    “辽贼来了,薛相还是退下暂避一下,等我打退敌人进攻再请相公上来观军。”

    何灌客气地说。、

    众将也纷纷上前恳请薛明暂避片刻。

    “不。”

    薛明摆摆手,

    “我就站在这里。刚才不是说过,我薛明也不怕死的吗,怎肯食言而肥,倒让你们笑话。今日我出城的主要目的是看你们中央禁军的军力究竟如何,还有什么比看你们取得一场胜利更要紧的?休要多言。”

    众人还要再劝,薛明大怒,

    “尔等都是军中大将,现在敌寇就要进攻,你们不去指挥作战,反来这里陪我做什么?”

    何灌见薛明说得严厉,手一挥:

    “都下去掌握部队。”

    他朝薛明一拱手,

    “薛相,我们就在这里观战吧。”

    “如此甚好。”

    薛文华到也佩服薛明的勇气,也告辞欲退。说起来禁军元气还没得到恢复,目前也能坚守在土垒之后,反击那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自己手头的三百不到兵力虽然精锐,却多是刀手和长枪手,用来守城也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回去睡觉来得自在。

    “薛将军你且等等。

    ”薛明眼皮一翻突然喊住薛文华。

    薛文华一楞,

    “不知薛相还有什么指示?”

    薛明,

    “听说你龙卫军三百士卒装备齐备,士气高昂,可是真的?”

    “将士门都枕戈待旦,恨不得早日上战场呢?”

    薛文华随口敷衍了一句。

    正在这个时候,郭药师队开始进攻,战争从一开始就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也吸引了薛明的注意。他将头转了过去。

    薛文华自然不敢离开,只得陪在一旁,同薛明、何灌一起仔细阅读起战局来。

    “蓬蓬!”

    声中,郭药师手头的几辆对重式投石机又开始发射了,这回他们换上的是实心弩石。几颗巨大的人头石呼啸着在天上划过,砸在城墙上,腾起片片烟尘。

    弩石虽然不多,自然砸不到什么人,可偏偏有一个倒霉的宋军被当头劈中,来不及叫一声就被砸得粉身碎骨。黑色的血沿着黄色的土墙向下流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