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实验型步枪(3/3)
用维斯沃斯六角旋膛技术积累经验的华裔或欧裔技工们,已经能够勉强处理更高精度的线膛枪管加工工作。这个过程中,为解决游标卡尺等问题,姜兆龙和林有德等人曾经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和财力,大灾难后那极其珍贵的几具游标卡尺,已经进行了艰难复制,精度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但目前的水平,已经可以保证今后一系列的机械工具加工。
分享研发资金,分享武器订单,甚至是分享各自核心的优势技术,就是林有德和姜兆龙在企业私有化分家后达成的默契。姜兆龙更擅长机械工具制造,林有德更擅长金属材料冶炼与加工处理,两者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整个新生国家的技术进步。
才生产了十多支的实验型步枪就这样当场投入装备适应性训练,斯科特中士等老兵将在一周的时间内不断熟悉这种武器,并提交自己的使用体验报告。而从二月份开始,陆军将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训练科目大调整,所有的现有作战战术条令都将作废。
耳边回响着新兵训练场上的排枪声,陈礼文终于在建国那么长一段时间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笑归笑,当林有德告知,正式生产型22A型步枪的制造难度很高,全套生产设备的“制造成本”可能超过5万美元,一次订购低于1000枝的话,单枝售价会上涨到90美元,陈礼文又哑口无言起来。
不过这些显然已不在成本计较的范围了,即便100美元,他也必须让士兵们丢开那种需要整天提着通条猛戳枪管的古典滑稽动作。(未完待续。)
【7e小说网:m.7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