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文学 )
密电上写道:“授命林远为钦差大臣。李经方为谈判参议。与俄国商谈停战事宜。”林远看到这份密电也不意外。伊利亚已经和他说过停战谈判就要开始了。而且国家财政已经是捉襟见肘。战局也已经平定。停战谈判也就是水到渠成了。林远一面命人烧制水泥修建公路。一面准备谈判的事情。金钱的驱动永远比行政的驱动更有效率。在林远银子的刺激下。很多人加入到公路修建中來。修路赚钱的消息传到了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的山东。。不少人为了赚钱都漂洋过海。來到营口等地建设公路。有的人就选择在东北定居。无意间促进了东北地区人口的增长。
谈判定在海参崴进行。这是俄国远东舰队的所在地。俄国人这么做也是想炫耀武力。借此向林远施加压力。俄方代表格罗杰科一直对战场上的失败耿耿于怀。一心想在谈判中给清廷使团些颜色看看。
尽管要谈判。。可是林远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双方只是处在停战状态。这种状态并沒有用法律形式固化下來。俄国人随时可能发动反攻。所以林远精心部署了防御兵力。然后才赶到吉林和李经方一行人会合。
从吉林出发东行。就抵达了珲春。这里控制着中俄通道。还是被俄军占领着。俄国人在这里修筑了直抵乌苏里斯克和海参崴的铁路。在众人的护卫下。林远。女生文学李经方一行人登上了火车。
列车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中穿行。林远问李经方:“关于我们这次谈判。上面有什么指示吗。”
李经方说道:“上面的意思是:让俄国归还这次侵略得到的地方。两国的边界维持《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状况。”
林远问道:“上面沒有废除这两个条约的意思。。”李经方说道:“那些不过是蛮荒之地。就算是让给俄国人也沒什么关系。”
林远点点头。沒有说话。火车终于抵达了俄国远东舰队所在地。。海参崴。
一行人下了火车。俄国首席谈判代表格罗杰科就带人在站外迎接。简答寒暄几句。刚刚走进海军基地。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李经方被吓得“诶哟”一声。正赶上脚下是一处台阶。一脚踩空。女生文学打了个趔趄。官帽从脑袋上掉下去。咕咕噜噜地滚出去好远。
早有随从上前捡起帽子。掸净灰尘。给李经方带上。格罗杰科见了。大声笑道:“这火炮声有什么可怕的。我们的皇帝陛下可沒有怕炮声的懦夫。”说完。俄国使团的人都笑了起來。
李经方见到被嘲笑。心中恼怒。可也无可奈何。只得冷笑两声。。林远看了看表。已经是十二点钟了。俄国海军要塞都有报时炮。每天中午十二点就会鸣炮。林远见到格罗杰科嘲笑李经方。心想:“这次谈判看來火药味很浓啊。开头的士气要是被打压下去。以后就不好办了。”
于是林远笑道:“我们的炮。从來都是见到敌人才放的。从來沒有自己放炮给自己壮胆的。所以李大人才惊讶了一下。不知道这个规矩是哪个懦夫订的。”制定这个报时炮规矩的人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他在俄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被俄国人尊称为彼得大帝。能被称为“大帝”的皇帝屈指可数。林远一开口就把他骂做懦夫。格罗杰科的眉毛一下子就竖了起來。可是两国外交不是市井无赖相斗。哪能因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格罗杰科只得忍气吞声。心里憋着劲要给清廷使团难堪。
格罗杰科小声地对手下说道:“把一会儿会面的地点改在千里阁。。”
这座阁楼建在山顶。原是清廷所建。后來海参崴被俄国抢占。自然也就落入了俄国人手中。俄国人见到此处风景秀丽。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行扩建。
格罗杰科要在阁楼谈判。目的是要让清廷的使团大大地出丑。这山虽然不算陡峭。可要爬上去也够累的了。清廷使团中。除了林远。其余哪个平日里不是养尊处优。要爬上这山。。可够他们受的了。
果不其然。李经方和随从们到了山下便一脸难看。格罗杰科看着李经方犹豫不前。心里那个乐呀。得了便宜他还卖乖。对李经方笑道:“李大人。我虽不是很懂中华文化。可也知道很多文人都爱名山大川。山上风景秀丽。大人怎么不上去啊。”
林远走到格罗杰科面前。直接用俄语笑道:“将军阁下既然懂我中华文化。当知道这文人登山。。多是三五结伴。如今我们呼呼啦啦一大帮人。一起上去实在不雅。要不这样。”说着。林远回过头。对清廷使团众人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一个人上去。”
林远是使团的团长。他说的话就是命令。格罗杰科一个外人。自然不好反对。只得同意了。今天的谈判只是换验政府公文。林远拿上了公文。冲着山路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上了山路。
格罗杰科带着几个随从在后面跟着。他见到林远先行上山。不由得暗暗发笑。格罗杰科酷爱登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