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338 生死十五小时(1/2)

    (女生文学 )

    林远用问询的目光看向松花江舰队的总指挥。。于明。问道:“你们的炮艇。能不能穿过洪水区。”

    江水的流速很快。炮艇在其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很大。所以炮艇极有可能控制不住。被波浪冲击到礁石上。由于河水已经漫出了河道。所以有些地方的水很浅。炮艇在那些地方行进。极有可能搁浅。

    而且上岸的洪水会卷积着大量的沙石。这些沙石也有可能打坏炮艇的螺旋桨。。所以。炮艇在此时的江中行进。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炮艇能闯过洪水区。到达拉哈苏苏城外。那么就会在水面上构筑起一道钢铁长城。沒有炮艇的俄军难以逾越一步。

    于明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试试。”

    林远知道此时不能犹豫。他愿意相信于明舰队的实力。从三姓城到达拉哈苏苏。水路有将近三百公里。。以松花江舰队的航速。需要花费十五个小时左右。于是林远对张耀说道:“你部坚守十五个小时。我们的舰队就会到达。必要的时候。你部可以请求空中支援。”

    张耀答道:“明白。”

    关闭了通讯器。张耀无奈地想:“请求空中支援也沒有用。俄军的进攻队形十分分散。而且城外是一马平川的草地。无险可守。十五个小时。谈何容易。”

    十五个小时。女生文学即将决定城中三万百姓和两支军队的生死。

    拉哈苏苏位于俄军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城中百姓紧迫感十足。一听说俄军重兵压境。立刻从家中出來。帮助战士们防守。林远也知道拉哈苏苏易攻难守。而且抽不出足够的兵力驻守。所以早就把缴获的一部分俄军恩菲尔德步枪发放给拉哈苏苏的百姓们。并对他们进行了训练。

    俄军的步枪足有十斤重。。所以。在城中挑选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总共召集了八百多人。此时已经全部登上城墙。

    凡是依托河流防御的。都是在河流的两岸建立防御阵地。这样的防御最具有灵活性。如果只在一侧建立防御阵地。那么这条河流也成了敌人的屏障。一营就在松花江的南岸和北岸修筑了防御阵地。

    由于南岸沒有山。。不过张耀并沒有对它们抱有太大的希望。他知道这样的壕沟沒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壕沟太长。他们的兵力太少。占据优势兵力的俄军很有可能在防御最薄弱处突破防线。

    果然。俄军采用了全线突击的战术。他们在壕沟面前几乎是一字排开。这样总能找到沒有一营战士防御的地方。一营的战士看着远处的俄军。感到他们和以前的俄军不太一样。他们不再是傻乎乎地往前冲。。侧翼的负责开枪掩护。向壕沟缓缓推进。

    张耀并沒有立刻下达开枪的命令。一直到俄军距离阵地只有五十米的时候。才下令开枪。几乎就在他们枪响的同时。俄军的后方传來了“哒哒”声。那是马克沁机枪的声音。机枪的位置在冲击队形的侧翼。子弹不会打到冲击中的俄军。却能压制战壕里的守军。

    张耀他们被俄军的机枪压得抬不起头來。张耀连忙命令:全部撤到桥头堡。。

    张耀他们刚开始起身往回跑。就被眼尖的俄军发现了。他们立刻开始冲锋。五十米的距离。普通人只需要七秒就可以跑完。俄军看着撤退下去的中**队。心中满是得意。心想只要进入了战壕。就可以轻轻松松向他们的后背射击。就像在美丽的湖畔打又肥又笨的野鸭。

    俄军士兵刚进入战壕。就听见“砰”地一声闷响。紧接着。。原來是张耀他们在撤退之前布置了炸弹。

    这批进攻的俄军只有一个连。俄军连长听见响声不大。知道炸弹的爆炸威力不大。所以沒有在意。急忙命令道:“向黄皮猴子们射击。”

    可是让他沒有想到的是:伴随着爆炸声。战壕里竟然弥漫起一阵红色的烟雾。处在烟雾之中的俄军士兵。竟然都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俄军连长心中纳闷。。心想:“这红色烟雾到底是什么。”突然。一声闷响在他身边传來。一阵红色的烟雾将他包裹起來。他瞬间感到眼睛。鼻子像被针扎得一样疼。他突然明白。这是辣椒粉啊。

    原來拉哈苏苏城中居民喜欢吃辣椒。所以城中囤积着不少。张耀他们因地制宜。把辣椒粉裹在了炸药包外面。

    俄军士兵惨叫着从战壕中跳出來。他们不敢往自己的阵地上跑。因为那里有督战队架着机枪。女生文学逃兵一律杀无赦。于是他们向着张耀所在的方向冲來。他们并不想攻击张耀的部队。只是想躲避那可怕的红色烟雾。

    张耀随即下令开枪。子弹像雨点一般。打倒了冲在最前面的俄军。俄军连长一见。急忙命令:别出战壕。在战壕里面走。从两边迂回。

    俄军如梦方醒。这才在战壕中向张耀所部迂回。可是沿途还有辣椒粉炸药包。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