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感觉自己脑袋有些嗡嗡的,这么来看的话无论是赵什长还是校尉,二人都是没有欺骗自己的,那么为什么,两人跟自己所说的事情,根本就对不上啊?
“赵什长,您确定,您没记错吗?”
书生犹豫了再三,还是开口问道赵什长,他还是想再确定一下,万一是这赵什长说错了呢?或者说是记岔了呢?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然而,赵什长却是直接摇了摇头,很是果断的说道
“少爷,您尽管放心,这些事情,我是肯定不会记错的,我老赵这无论怎么说都在军中呆了有七八年了,这些事情怎么可能会记错嘛。”
说完这话,赵什长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腹。
“好吧。”
书生皱着的眉头让他的脸色看起来有些难看,这件事情的背后,看起来应该是比他原本想的还要棘手不少的。
不止是这阵子在城中流传着有关于自己父亲重病不起的传闻,还是校尉和赵什长二人对自己所说事情的不对劲,这些都让书生感觉,他现在面临着的,将会是一件烫手的山芋。
也有可能,他现在在询问想要知道的,也是有关于自己父亲的,当年的隐秘也说不定。
根据校尉所说的那些话,自己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军略水平的优秀,而在国内都是享受着不小的声名,而在赵什长的口中,自己父亲当年之所以坐在了襄阳太守这个位置上,也是因为刚刚在大战中立下了大功。
可是,为什么自己这些年来所跟着的老师学习的历史当中,有关于近些年国内的战争里面,并没有自己父亲的身影。
而且根据时间来推算的话,自己父亲可是十余年前来到襄阳城的,而在那个时候可以与时间对上的比较大规模的战争。
也就只有由那位周王爷所打出来的惊天大战吧?
可是自己翻阅过不少有关于那一段大战的历史记载,上面并没有提及到有关于自己父亲的赘述,而且,在当年的封赏名单上,也是没有自己父亲的名字,自己父亲,就像是参加了一场自己根本查不到的大战,立下了军功,然后这才坐在了襄阳太守的位置上一样。
这件事,还真是让书生现在都为之头疼不少,因为他现在越发的觉得,自己父亲之所以不愿意跟自己提及他年轻时候的事情,就像是要刻意的隐瞒不想让自己知道那些事情一样,可是让书生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
自己父亲年轻的时候到底是怎么了?做出来了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不愿意让自己知道任何的只字片语啊,这说不通啊。
按照赵什长和他这些年的了解来看,自己父亲当年可是刚刚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将军啊,这本来不就是一件辉煌光荣的事情吗?
真是奇怪。
“少爷,您问的这些问题,还真是让咱感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赵什长耸了耸肩,书生的这几个问题,问的他脑瓜子都是嗡嗡的,这种问题怎么还需要问的嘛,按理说书生自己应该也是知道这些事情的才对啊。
“哈哈哈,赵什长,我啊,挺好奇您的那位,游侠朋友的,不知道,您是否可以带我引见一二?”
书生因为尴尬笑了笑,而后连忙就扯开了话题。
“我兄弟吗?那自然是可以的,嗯,若是少爷您现在没事的话,现在我就可以带您去见他的,按理说这个时辰,那个家伙应该就在城门口那里喝酒呢。”
赵什长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之后,就是如此说道。
“那好,北城门对吗?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书生说罢,伸出手敲了敲马车,对着马夫吩咐了几句话之后,马车便是向着北城门那里去了。
“对了赵什长,听父亲说,您原本可是都伯啊,怎么现在,竟然降成了什长呢?”
在去往北门的路上,书生突然冷不丁的问出来了这个问题。
“唉,这件事就说来话长了啊,少爷您这话问的,确实啊,几年前的时候,咱也是个都伯来着,哈哈哈,少爷您要是不说的话,这都好几年过去了,咱都差点忘了这件事了。”
赵什长嬉笑着,不过他的这份笑容在书生看来,倒是有些强颜欢笑的意思了。
大约是五年前的时候,赵什长,不,那个时候的他,可是赵都伯,手里面握着五百守卒,而北城门啊,就是他平日里负责守卫的地方,所以在那个时候,城中的大多人在见到了赵什长之后,唤他的,可都是北都伯。
那个时候的赵什长年轻,而且也是因为武勇出众,所以被潘美看中,与其交谈了几句之后,便是觉得赵什长的才能不错,所以也就将他升为都伯,负责北城门的守卫。
那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