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继续进攻,以扩大战果。
防守醉翁防线的英军利用里固的防御工事、阵地内的山炮、海面舰炮及**岛赤柱等地的远射程大炮连连反击;同时,**当局起用了囚禁的中国军人,他们约500人。抗战初在华南区同日军作战时,因越过深圳的边界而被**方面解除了武装,并暂时囚禁 [24] 。
1941年12月10日,英军指挥官得知城门碉堡失守后,命令昂船洲炮台向城门碉堡开炮,企图压制日军的攻势,义勇军部分炮弹打入了在碉堡南侧金山的英军阵地。此时,占据城门碉堡的日军趁机架设山炮,一并轰向了金山守军,导致金山守军遭遇较大伤亡。
在上井拒不撤军并与守军相互对峙的情况下,佐野只好命令第
日军第10独立炮兵联队在宝马山攻击守军据点。
230联队从大帽山以西攻向英军主阵地,协助228联队围歼防守防线的英军,其中一部快速迁回南进,攻占了青衣岛,第229联队则在九龙半岛东侧渡过潮水湾,迅速攻向九龙东南的鲤鱼门角,对九龙守军形成扇形包围,形势开始对英军不利。英军司令玛尔特比在报告总督杨慕琦之后,于12月11日12时30分下令将“半岛旅”撤出九龙至**组织防守。昂船洲炮台继续发炮,掩护英军的撤离,在与日军激烈交火中,大部分炮台设施遭到摧毁。11日下午,**义勇军破坏了炮台后,乘船横渡维港,安全抵达**岛。此时,活跃于九龙城内的日本“第五纵队”乘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劫恃武器弹药,制造爆炸事件,并在九龙南端最高的建筑物-半岛酒店的顶层挂上日本的太阳旗。时尚未撤退的九龙市区守军“猛一抬头见太阳旗在南端上空升起,以为遭到夹击,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便慌乱地作鸟兽散了” 。
随着英军的撤退,日军中路主力长驱直入九龙市,12月13日九龙半岛全部为日军占领。
**岛之战(12月18日至25日)
日军以5天攻下九龙要塞后,一面在九龙城内烧杀抢
掠,同时部队进行休整的补充,作渡海进攻**岛的准备。
1941年12月12日晚,英日双方隔维多利亚港海面互相炮击,日军的炮火漫无目标地狂轰乱射 。第二天上午9时许,一艘插着“和平使者”白旗的小艇,载着日本军使多田中佐等三人及被挟持的**总督私人秘书李氏夫人,以九龙油麻地码头驶向**岛进行劝降。港督杨慕琦拒绝。
1941年12月14日,日军飞行队全部出动对**西端的戴维斯要塞炮台和维多利亚市街狂轰滥炸。
1941年12月17日,日军再遣军使劝降仍无结果。17日20时整,第23军指挥所下达了登陆作战命令 。
1941年12月18日,日军第2遣华舰队在港岛南面出现,
日军以港督私人秘书的夫人为人质,向守军招降。
装从南侧登陆,干扰英军判断。20时40分,38师团三个步兵联队以炮兵密集火力作掩护,分3个航渡总开始渡海作战 ,选择从**岛北岸的太古、北角等地登陆,向守军实力较弱的印度籍拉吉普营发起猛攻,经过1小时,日军第一批部队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登陆成功。当晚,守军以固定设防的部队和机动部队,在坦克配合下与日军在登陆场附近展开肉搏和巷战。在当夜的激战中,日军相继占领鲤鱼门要塞、西湾炮台,并向南大潭及浅水湾推进。拉吉普营营长卢连臣中校率领印军沿柏架山道撤退。
1941年12月19日拂晓,英军2艘**艇击沉日军几艘航渡船,全岛炮兵亦集中火力轰击日军铜锣湾登陆场,经英军这一反击,日军被迫停止白天航渡。占领登陆阵地的日军地向港岛调兵遣将,占领了港岛东部沿海阵地和3座山头,英军东旅向南撤退,旅部迁至**岛赤柱 。日军集结优势兵力,向侧翼暴露、防线出现漏洞的英军西旅发起猛攻,英日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夺,于19日上午10时左右,日军230联队占领了西旅指挥所 。
1941年12月20日至25日,日军集中了北岛重炮部队,飞
行队和新见中将的海军第2遣华舰队配合步兵进行大规模的攻坚战;守军则利用**岛上构筑的145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火力点层层抵抗、机动部队相机出击,消耗迟滞进攻的日军,双方伤亡惨重,战况呈胶着状态。英军相继丢失炮台山、金马伦峡、马己仙峡、礼顿山等防线,兵力基本龟缩至太平山部分阵地和赤柱半岛一带。
日军大本营原以为登陆一旦成功,英军即将投降,然而直到登陆后第3天(21日) 战况仍不明朗,极为焦虑和不满。21日午后,陆军省人事局长富永恭次中将来到九龙第23军指挥所,指责该军作战指挥不力,欲电请首相兼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撤换有关指挥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