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坤

第248章 女大学生羞耻露出的一天(1/4)

    鉴微堂-暖阁内。

    正厅主位的紫檀嵌螺钿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深绛色团寿纹锦缎袄裙,鬓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点翠抹额,面容保养得宜的妇人,此正是何静舒的母亲,何府的大太太。

    何母轻轻放下手中的青花盖碗,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旁边的花梨木茶几上摆放着一个粉彩瓷多格攒盒,其中一格放着金黄透亮、薄如蝉翼的糖渍佛手片,心腹刘妈妈眼明心亮,从一旁温着的茶盘上拈起一只润白如脂的骨瓷小碟,执起银镊,将镊子探入盛放佛手片的攒盒格中。

    佛手片薄而柔韧,相互叠放。她极其小心地用镊尖夹取一片佛手片最边缘、最完整、形态最美观的部分。

    刘妈妈将夹取的这一小片佛手片轻柔、平稳地放在小碟的正中央,那馥郁奇香,因这细微的动作,愈发丝丝缕缕地逸散开来。

    随即平稳、无声地奉至主母何母面前,仔细道:“夫人,这是姑苏老号‘采芝斋’今冬头一批新佛手制的糖片。前儿才由他们家掌柜亲自押送着,连同年礼一道送来府上的。闻着这香气,就知道是顶新鲜、顶好的佛缘,您尝尝鲜儿?”

    何母低眸,看了眼这道雅致的蜜饯,还没来得及品尝,门房那边就传来话,说是二小姐到了。

    何静舒带着周妈、春桃进来,规矩地向母亲行礼:“母亲安好。”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厅堂里显得格外清亮。

    “舒儿来了,快坐。”何母抬手示意她坐在下首的椅子上,遂看向刘妈妈:“你们都下去吧,我与舒儿说说话。”

    知道主人家有要事商议,周妈和春桃躬身退了几步,同刘妈妈一道出了厅门,仔细在外头候着。

    何静舒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交叠置于膝上,目光平静地看向母亲,等待着下文。

    她注意到母亲的眼神比平日多了些思量,虽然面上带笑,但眉宇间似乎压着点心事。

    何母没有立刻说话,暖阁里一时静得能听见炭盆里银骨炭细微的爆裂声。

    “舒儿···”何母再次开口,声音温和但带着郑重,“方才收到你大姐姐从京里送来的信。”

    听到是姐姐来信,何静舒的心轻轻提了一下。

    大姐姐何静贞嫁入京官赵家,姐夫赵明诚在清政府里任职,品级不低。

    这个节骨眼上京里来信……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是,母亲。大姐姐和姐夫在京中可安好?信上怎么说?” 她语气关切,保持着世家闺秀的从容。

    何母看着小女儿沉静的模样,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复杂。

    她轻叹一声:“他们人倒是平安。信上说,你姐夫……得了新的差遣,不日将离京赴任。”

    “赴任?”何静舒眸光微闪。

    清廷风雨飘摇,官员调动频繁,这不算意外。但值得母亲如此郑重其事地叫她来,恐怕……

    “是”何母点了点头,目光直视着何静舒,“赴任的地方,就是咱们沽州,好在静贞这次可以一同回来···也算是团圆了”

    何静舒的呼吸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

    姐夫是清廷要员,此刻调任沽州?她脑中闪过几许念头:沽州父亲“守民”的中立姿态、武昌的革命烽火、京城的摇摇欲坠……姐夫此来,是单纯的官职调动?还是带着某种特殊的使命·····她尚未可知。

    不过面上依旧维持着波澜不惊,只有一丝恰到好处的、为姐姐能回家的欣喜:“原来如此。大姐姐和姐夫能回沽州,这是好事。姐姐离家日久,母亲如今也能宽心些了。不知姐夫是担任何职?何时能到?府里也好早些准备迎接。”

    何母脸上扬起几分笑容:“具体的职衔,信上语焉不详,只说是‘奉旨办差’。估摸着行程,也就这一两日便到了。你姐夫身份特殊,眼下时局又……恐不便张扬。我的意思,接风洗尘就在家里,不必惊动外头。你心思细,一应准备就交给你来安排,务必周全妥帖,又不失我们何家的体面。”

    “母亲放心,女儿省得。”何静舒应承下来。

    她明白母亲话里的深意:既要照顾好姐姐姐夫,又要避免因姐夫的“清廷要员”身份给何家刻意营造的中立姿态带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麻烦。

    “姐姐归宁是大事,自当好好安排。府内上下也会叮嘱,不得妄议时局,尤其不得在外多嘴。”

    “你办事,我向来放心。”何母脸上笑意未减,“你大姐姐性子软和些,这些年跟着你姐夫在京里,想必也受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