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穿越西门庆

第三百章 上朝(3/7)

分忧,那此件事便由高太尉,赐你全权调查之责,务必追查真相,告知天下真情!”

  太尉高俅退班道:“老臣令旨!”

  道君天子赵佶处置完最要紧的韦小宝之事,疲惫又来,坐在龙椅皇座上不停打着哈欠,殿头官立刻再度喝道:

  “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其余官吏又启奏别的事情,直到朝议散罢。

  紫宸殿外,宰相蔡京、枢密使童贯特意拉着太尉高俅道:

  “构害韦小宝之事全然不可迁延,今日抓捕天牢,夜里派人杀了,制造畏罪自杀之景象,老夫昨夜按照韦小宝手笔写了一封谢罪遗书,届时定能用到,如此可教天下人闭嘴,免得夜长梦多。”

  枢密使童贯道:“老夫从枢密院下旨,从厢军抽调三千人马供高太尉驱使。”

  太尉高俅收了伪造的韦小宝谢罪书信,知晓枢密使童贯枢密院钧旨,立刻拱手奸笑道:

  “蔡宰相、童太傅安心等候佳音,可在府中摆下宴席,邀请百官庆贺,夜里子时一到,便是韦小宝畏罪自杀之时!”

  “哈哈哈哈!”

  那三个奸臣欢笑起来,宿元景宿太尉、谏议大夫赵鼎、陈宗善陈太尉只是叹气摇头,太子赵桓与三司使刘桐返回东宫商议日后如何对付三大王郓王赵楷之事,九大王康王赵构独自一人返回王府,嘴里嘀咕道:

  “莫不是本皇子看错了人?韦小宝不该是坐以待毙之人啊?今日朝议乃他最后生还之机,本皇子还欲助他,可他竟然不来,倒也奇哉怪也!”

  这几日,后宫之中,一直担心韦小宝的长乐帝姬时时向刘皇后打听韦小宝消息,可刘皇后从大内总管李彦嘴里知晓道君天子赵佶有心诛杀韦小宝后,刘皇后便起哄骗起了长乐帝姬,只说韦小宝近日外放做官,待处置完公务便返回汴京,更是严令不得长乐帝姬擅自出宫,后宫上至贵妃下至黄门、掖庭贱奴都不得谈论韦小宝之事,否则割了舌头。

  如此长乐帝姬变成了聋子瞎子,再也无法知晓韦小宝之事,不过长乐帝姬虽然喜好玩乐,倒也是极其聪慧之人,已然从这变故之中好似猜到了韦小宝下场,便有心去寻道君天子赵佶说情,若是道君天子赵佶非要诛杀韦小宝,她便说了与韦小宝有了夫妻之实之事,逼迫道君天子赵佶招韦小宝为当朝驸马。

  可刘皇后亦不是寻常女子,长乐帝姬又是一手带大,自然知晓长乐帝姬乃是敢爱敢恨的性烈女子,早已看穿了长乐帝姬心思,故而严令长乐帝姬不得出闺楼,被几个黄门前后堵住房门,长乐帝姬心中烦闷,那后宫黄门却遭了殃,有几个新来的黄门被长乐帝姬抽打一天。

  韦小宝今日未曾去皇城司画卯,正在府中之时,从山东来了一个影密卫悄悄从韦小宝府邸后门进入,交由韦小宝一封密信,韦小宝于无人处打开一看,竟然是安插在辽国的影密卫遥辇大圩,汉名:张小乙,通过别处皇城司细作送来的书信。

  上面写着是遥辇大圩返回辽国之时,本来忘记杀马儿之事,不曾想返回路上却听往来客商说韦小宝杀了辽国使者耶律得骁、随行使团四十九人、礼部三个官吏、吴越王世子钱无垢门人魏丑夫和丁佳之事。

  那遥辇大圩听了只当是放屁,觉着此事必有蹊跷,随即在返回辽国之时,特意在辽宋边境琅琊一地杀马儿时常剪径之处使了多少金银,终于打探出这个杀马儿本是无头神,单个剪径的强人(劫道的强盗),而后不知为何投奔了辽国与宋国边境黑石堡堡主。

  韦小宝看了这才省得原来辽国使者耶律得骁死前、自己四个影密卫死前留下的线索那个石字,并非人名,而是地名,琅琊城附近山中的强人去处:黑石堡!

  “苦也!此刻才知,却是晚了,若是早知,往来汴京、黑石堡却也要半月有余,我韦小宝还是必死之局!此乃天意!”

  韦小宝便将密信烧了,暗记在心中,等杀了道君天子赵佶去了梁山泊稳住阵脚,再去寻黑石堡堡主报仇!

  罗奴儿见韦小宝不去皇城司画卯,便来寻韦小宝,却看韦小宝端坐李府大殿之内,闭着眼睛闭目养神,罗奴儿询问韦小宝该如何躲过此劫,韦小宝只是不语,隔一段时间询问罗奴儿到了什么时辰,再无其他。

  等到韦小宝最后一问,罗奴儿说了时辰,也就是该散朝的时间,韦小宝知晓自己大限将至,这才慢慢睁开眼,将昨夜写好的书信交给罗奴儿,只交代了一句话:

  “这份书信待到落山之时再行打开!若违我令,你便是不是我韦小宝的兄弟!”

  罗奴儿虽然不知书信上写的什么,但已猜到乃是韦小宝遗言,故而含泪接受:

  “恩相不去皇城司了?”

  韦小宝摇头道:“本官还有要事要办,你且去吧。”

  韦小宝说罢便提剑骑马潇洒而出,罗奴儿无奈也只能领着书信去了皇城司当值。

  在韦小宝与罗奴儿走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