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不修行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夜之间,局势逆转(3/5)

r>
  “药神”常百草,七八百年前活跃在九州江湖的传奇人物,本是一座山村破庙的穷困道士,通读医书。

  与那些习惯了用各种珍惜的“灵药”、“灵草”炼丹的“丹师”不同,其走出了一条凭借常见的药材,用灵素点燃火焰,以特殊手法材料炼药的路子。

  虽在顶级丹药上比不上道门的炼丹大师。

  但胜在擅长医术与药物的量产。

  季平安昔年还是“离阳”的时候,行走江湖时,曾与当时就已经暮年的“药神”巧遇,结成了“忘年交”。

  年轻的离阳更跟随在药神身边,一同上山采药,下水捉鱼,行走过漫漫长路,救活无数百姓。

  直到后来,常百草曾认真询问,他是否愿意跟随他修行“药道”,继承他一身本领。

  但当时背负仇恨的离阳拒绝了,在药神遗憾的目光中告别,一头扎入红尘,从此再没有那般闲云野鹤,整日研究药理,治病救人的纯粹时光。

  直到多年后离阳修行有成,才得知药神驾鹤西去。

  大周国师时期也曾关注过,得知其继承者便是江湖中的药王派。

  却不想,几百年过去,当初那个背着竹篓,拄着一根竹杖,心怀慈悲的白发老翁留在这世间的最后一点痕迹,也残缺不全了。

  季平安收回思绪,听到面前的老医师苦涩点头,然后询问道:

  “老朽斗胆询问,恩公从何处得知这‘还阳丹’方?”

  他认为,眼前来历神秘之人,乃是获得了《常氏药典》散落在江湖的下半卷,所以才能指点他完成这一炉药。

  季平安一眼看出他的想法,也懒得解释,说道:

  “我没有看过你派的典籍,只是跟在一名老人身边,学过一些药理,大概猜得出你在做什么罢了。”

  老医师不信,但不好反驳。

  季平安笑了笑,忽然弯腰拿起旁边几张残破的手抄药典,老医师身子颤了下,想要阻拦,但忍住了。

  季平安看了眼第一张,摇头道:

  “后半截是你自己补的吧,还不错,还原了个七七八八,但有三处错误,分别是……”

  第二张:

  “这个错谬比较多,你似乎把一些错误的东西当成真相去推演了,不是的,真正的样子是这样……”

  第三张:

  “唔。这个还不错,比较这齐全,但这个方子本身就有问题,没必要还原,常百草记在书里,可能是拿来当反面错误例子的,结果后世人乱抄,当成宝贝了……”

  季平安一张张点评过去,随口道出解读,听得老医师震撼难言,激动地捞起纸笔记录。

  等季平安丢下最后一张,看了眼如获至宝的老医师,轻轻叹息,说道:

  “其实你没必要对这药典太在意的。”

  “什么?”老医师茫然。

  季平安说道:

  “你可知,常百草被封为‘药神’,为何留下的著作不干脆叫‘药典’而是偏要加上‘常氏’两个字吗?”

  他回想了下某人当初的话,说道:

  “因为他想告诉后人,没有永恒正确的药方,只有对症下药,所谓的药典,只是他个人总结的经验,只属于他自己,而非他人。

  亦不是全然正确。所以,何必痴痴苦求所谓的原文呢,你们要做的,是不断在前人的肩膀上添砖加瓦,或者干脆推翻重建,这才是‘药道’的真谛。”

  老医师如遭雷击。

  等他回神的时候,发现季平安已经不见了。

  只剩下满地的纸张,与手中干涸的毛笔,他愣愣看了眼旁边的徒弟,问道:

  “人呢?”

  短发弟子挠头说道:

  “师父您一直在发呆,也不说话,那位公子就走了啊。”

  老医师大急:

  “你这软蛋,怎的将人放走了?都还不知他的身份。”

  弟子说道:

  “我知道啊,他就是今天指点陈宗师的那位公子。”

  老医师愣了,良久,才说道:

  “我明白了。”

  ……

  同一个夜晚,镇子中,属于越女剑派的宅院中。

  一间房中,一名容貌颇为标致,穿着轻纱裙子的女子忽地眉头紧皱,痛呼一声,强行从修行中止。

  黑暗中,她额头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轻轻喘息着,捂着小腹的绞痛。

  好一阵,才勉强下床推门,走到庭院中。

  而后发现不远处的房间灯火通明,窗纸上倒映着一道人影。

  女子走过去,轻轻敲门,然后缓缓推开房门。

  橘黄色的灯光从门缝里照了出来,房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