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有些头晕目眩,难怪他们一直跑不出这个包围圈,原来一直在原地打转!蜀军通过悄无声息地移动,引导着魏军一遍遍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相同的道路而毫不察觉。这可是几万人的大阵,要想达到悄然变阵的效果,那得需要多么强大的纪律性和协调性,尤其是对阵中大将的指挥能力和个体士兵的领悟能力要求极高。必须全军中的每一个人都保持完全一致的节奏,一个战阵即是一个人!朱灵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怎样的一个诸葛亮,怎样的一群士兵呀!
田豫显然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凑近身来和朱灵商量对策,“朱将军,蜀军很明显是想困死我们。即便蜀军不进攻,再这么冲击下去,我们人困马乏,也会毫无招架之力,到时候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必须尽快找到出路冲出去才行!”
“真是可恨,诸葛亮和姜维太狡诈了!”朱灵咬牙切齿恨恨地说道,“眼前之际,再跑肯定不行了,只有趁蜀军还未发动进攻,强行冲阵,杀出一条血路!”田豫点了点头,当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弟兄们,蜀军使诈,我们已经被包围没有退路了。如今之计,只有全力拼杀冲击战阵,杀出一条血路才有一线生机!不怕死的,跟我上!”朱灵振臂一呼,领着几百亲兵率先冲向了敌阵。大概是激发了最后的求生欲望,幽并突骑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一个个打起了精神,大声号啸着紧随着发起了冲锋。
“丞相,魏军终于忍耐不住,冲击我军战阵了。”一旁的杨仪恭敬地作了一揖,提醒道。
诸葛亮微微点头,举起羽扇一挥,旗手会意,换旗色,开始频频挥舞战旗。
蜀军战阵的外围由鹿角、偏箱车等构成,偏箱车正面装有盾牌护板,护板上有箭窗可发射弓弩,偏箱车之间用铁链连接,彼此相连构成外围防御。幽并突骑被鹿角所限,冲到跟前放慢了速度,这时,突然从箭窗中射出密集的箭弩,“唰!唰!唰!”,幽并突骑猝不及防,被射的人仰马翻。后面的一波魏军想趁蜀军重新拉弓停歇之际冲上前来,结果前阵箭雨刚发,紧跟着后脚又是一轮,魏军纷纷中箭倒地。原来蜀军采用三段式射击,安排了三排弓弩手轮流射击,以保证形成不间断的箭雨打击。
“额!”朱灵的左臂被射中,他忍痛折断箭矢,“给我继续冲,一定要杀出去!”魏军只好硬着头皮顶着箭雨冲上去,终于冲到阵前,扒开了鹿角,刚准备撞击偏箱车护板,突然从偏箱车后伸出无数支钩镰枪。钩镰枪枪头长八寸可用于刺杀,两侧有突出倒钩,倒钩可横割马腿,让敌军落马,再用倒钩钩住敌人拖进阵中刺杀。幽并突骑没料到箭雨之后还有后招,一时间纷纷或被刺落马下,或被钩入阵中杀死。经此打击,幽并突骑心底的防线彻底崩溃了,他们原来就是一群游走的轻装骑兵,又多夹杂胡人,纪律性并不良好,接连的打击也彻底摧毁了幽并突骑的队形,他们开始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地四处散开,到处乱串。蜀军战阵迅速调整,把幽并突骑进一步分割包围,逐群消灭。
直到此时,诸葛亮强大的八卦阵才真正浮出水面,它简直是骑兵的克星,步兵在平原上挑战骑兵的法宝!
真正的八卦阵其实是步兵应对骑兵的一种阵列,本身并没有那么邪乎。
战争,胜负往往并不取决的双方伤亡的绝对数量,而是士兵的士气,当一方绝大多数部队陷入恐惧,失去了继续厮杀的勇气,也就宣告了他们的失败。而人是盲目的,所谓勇气,很多时候是依赖于身边是否有站立的战友,我方是否能够保持完整的阵容。只要一个战阵依然完整,哪怕被重重围困,身边的将士也能给士兵以继续作战的激励。但是再完整的战阵也是松散的,因为过于紧密的阵列反而又会制约步兵武器的攻击,而对手的武器却有可能一次击倒数人。所以战阵中士兵与士兵之间还是存在着孔隙,这就给了骑兵可乘之机。
所以骑兵相对于步卒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一往无前的气势、强大的冲击力对于战线的破坏性。正统的骑兵战法,即所谓“冲阵”,是百骑齐发,在正面从多个点冲破对方战线,直抵阵后,再勒马回身反向冲击。这种反复冲击的作用并不在于杀伤,而是使对方任何两个士兵之间的联系随时有被匹马截断的危险,使单个的步卒产生孤立无援的错觉,在整体上将完整的队形破坏为一盘散沙。加之骑兵冲锋时有如镰刀割麦,极高的速度造成巨大的能量,单独的步兵一旦正面被撞,不会有任何格挡或反击的机会。这种死亡的恐惧在孤独感的作用下会越发显著,从而导致个体失去战意,进而发展为群体的溃败。
但是其实骑兵的这种攻击模式,充满着虚张声势。由于本身实际的攻击范围并不比步卒大,坐骑的存在又导致受打击面积远大于步卒,因此他们只能利用无休止的跑动和不规则的路线,依靠瞬间的爆发力冲击毫无防备的、落单的步卒。一旦有举枪提盾、互相依靠、严阵以待的步兵集结成阵,骑方往往无计可施,会轻巧地绕开。骑兵通过来回地冲杀,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